导航菜单
首页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参考文献怎么写  > 专家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编写和教学

专家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编写和教学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目前面世。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国普通高校将在2006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并使用这本教材。为此,中国史学会、教育部社科中心、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审议专家,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主要成员,以及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师,于2007年2月13日召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讨会”,就开设“中国近现代吏纲要”课程的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体系及基本特点、讲授《中国近现代吏纲要》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刊将分两期发表会议部分发言内容,以帮助读孝学习和使用这本教材。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的若干情况

沙健孙

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决定,对于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他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所以,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来说,不论今后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有必要的。

《纲要》教材的编写被纳入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工作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领导下迸行的。

为了使《纲要》教材能够成为适合大学生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编写工作中,编写组的全体同志注意着重把握了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落实中央关于开设“纲要”课程的基本要求。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首先明确和始终注意贯彻的一个基本思想。

第二,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应大学生对“纲要”课程学习的要求。

在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其初中教材分上、下两册,合计近17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合计近45万字),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他们对历史发展的脉络,还不能完整地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尚不能准确地理解;对与“三个选择”有关的历史情况,也还缺少深人的了解,并存在着若干困惑。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避免与中学课程的简单重复,尤其要着力注意弥补大学生对近现代史把握方向的不足之处,使他们能在原来所学近现代史知识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一步。为此,必须创新教材编写的体例。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纲要》教材的编写体例。

基于以上两个原则,《纲要》教材将整个近现代史分作互相衔接的三个大阶段,每个阶段的历史采取综合论述和专题论述相结合的写法。具体说来就是:

将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一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2006)。每编下设综述,分别讲述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各种社会力量的基本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及其历史命运;历史的基本轮廓。通过各编综述,帮助学生了解该时期中国的基本国情,把握这个时期历史的脉络、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便真正抓住近现代史的“纲”。同时,为他们学好专题提供宽阔的历史背景,打好必要的知识基础。除综述外,每编还设若干专题。专题的设置,主要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即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二个选择”来确定。由于学时有限,专题不能设置过多,不能面面俱到。但对所设专题,则努力作比较深人的叙述和论证,以便使学生能对有关的重大历史问题、重要的历史经验有更深人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近现代史的“要”。

在《纲要》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笫一,突出主题、主线。

党的十五大对近百午来的中国历史进行过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根据十五大的概括,我们认为,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

我们在教材编写中,突出了这个主题、主线。

笫二,联系实际,加强针对性。

在论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时,我们注意联系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如鼓吹“告别革命”等论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联系大学生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如帝国主义的人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如何正确看待革命和建设中的失误等),说明有关的历史情况,着重从正面讲清有关的道理,以期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

第三,点、线、面结合,开阔视野,加强比较。

为了使教材的内容较为丰满,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我们力求做到: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围近现代史,注意联系时代特征、图际格局和世界大势论说中国问题;除政治史外,加强对各个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的反映;进一步通过比较研究(包括各种社会力量的政治主张、建田方案的比较,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等),来说明与“二个选择”有关的问题。

第四,史论结合,于序事中寓论断。

本课程是全体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不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确立并增强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纲要》教材注意结合近现代历史的发展,着力阐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总结这个时期历史的基本经验,也就是说,注意加强了本课程的理论性。不过,它不是要去展开地论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而是要尽可能让历史事实来说话,即用确凿的历史事实去阐明中同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做到“于序事中寓论断”(顾炎武语)。

(作者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个特点

金冲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仔细看过几遍,总的感觉是写得相当好。

首先,编写这样的教材,意义非常大。

这本教材要面对的是几百万大学生。而我们平时写书也好,写文章也好,都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读者群。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周恩来说过:谁有青年,谁就有未来。大学生又处于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的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样的教材,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昨天,在一百多年里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无疑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教材写得好不好,首先要看它能不能把握住历史的主线。

本书在“开篇的话”里讲:“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里既是提出这本教材的主题,也是指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指明它是一部怎样的历史。教材如实地向读者表明,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的主线,是中国人如何把自己的国家从苦难深重、濒临灭亡的境地下拯救出来,不但站立了起来,而且经过顽强探索和艰苦奋斗,今天正走向繁荣富强、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这本教材要解块的根本问题。年轻人对许多事情没有经历过,往往不知道旧中国是什么状况,不知道这个探索过程是多么艰难,不知道先人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发展作过哪些努力,就容易产生一些未必正确的认识。在有些书刊和文章中,给人造成的印象是,1949年以后的历史无非就是一个政治运动接着一个政治运动、整了一批人又整一批人,却看不到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建设一个新国家和新社会这条主线。年轻人容易从中受到消极的影响。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文章中所讲的有些是错的,有些具体事实也是存在的,但其中有一个思想方法问题,就是要先看清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是什么,主流是什么,否则就会本末倒置。这本教材所讲近现代历史的“三个选择”,不是讲空道理,而是从事实的叙述中得出来的,说明历史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这就比较有说服力。

再次,本书的断限,从鸦片战争讲到2006年,这样的书还没有过。

过去的中国近现代史教材,有的只讲到1949年,有的讲到1956年,有的讲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本书这样的写法给人一种完整的印象:中国人当年曾经遭受那么多苦难,沦落到那么一个地步;为了把祖国从苦难中拯救出来,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中国人经历了多么艰难而曲折的探索过程。一路下来到今天,还在继续探索。历史发展的脉络,在这本教材里的表述是比较完整的。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

第四,本书很有针对性,对当前人们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给予了回答。

现在有的人讲香港如果不割给英国人不会有今天的香港,上海没有租界不会有今天的上海,东北如不被日本人占领也不会有后来的重工业基础,而且用一系列数据作为论据。这就涉及怎么看待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打个简单的比方:本来一家人住在一起,虽然房子破旧些,但这是自己的家。某日忽然闯进一群强盗,把家中的兄弟姐妹杀了,把主人赶到地窖里给他做奴隶。他霸占了房子,把房子装修一新,空调啊什么都弄好了,当然是想由他一直住下去。主人忍无可忍,奋起反抗,终于把强盗赶走,这个房子当然归还主人了。难道这时主人还得反过来感谢这批强盗,使他能住进新房子吗?这本教材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和文化渗透集中起来讲,就会使人对当年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强烈的印象,说得比较清楚。另外,关于革命和现代化的问题。现在很有些人把革命和现代化对立起来,说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循着清末新政的路子走下去,中国可能更快地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历史进程却被革命搞乱了,以致出现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推迟了现代化。有的人甚至说以往的政治教育,都是用狼奶喂人,只讲“斗争”。这本教材通过史实告诉人们,历史上主张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人,只要不反对革命,他们的努力都是有益的,但光靠那样做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孙中山曾经讲过:革命是万不得已的事情,而且不能一直革下去。这话是对的。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在中国近代的实际国情下,革命正是为实现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孙中山讲过:要建高楼大厦,就要打好地基,先把底下的陈土挖掉。不先做这一步,高楼大厦是建立不起来的,建起来也会很快塌掉。再如,对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这本书讲得也很好。有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1953年不该丢掉新民主主义,搞社会主义。本书对这一点作了很多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公开宣布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是过渡性质的阶段。教材还就为什么在1953年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还有对“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问题,我很赞成本书的处理方法,即把它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下去分析,认为它们是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在探索中前进时犯过的错误,同时也指出这方面留给我们的痛心的教训。这些不易处理的问题,本书都处理得比较好。在回答上述这些问题时,本书不是去辩论和驳斥,面是正面地通过事实来说话,从事实中作出些理论性的概括和说明。这样的效果比较好。

笫五,本书在写作风格上,言简意赅,淮确平实。

用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容纳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历史著作对文字的要求,一要准确,一要干净。本书在这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党中央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追求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高等学校的政治课,包括道德修养课、历史课,不是没人愿意听,而是在于怎么讲。课怎么讲好,确实是个大问题。简单地说,课讲得精彩,效果就比较好。现在看来,这是有可能做到的。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审议专家,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一部内涵深刻的历史教科书

侯树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出版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亠件大事。这部教材的特点在于以可靠的史实,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规律,记录了中国人民怎样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三个正确的选择!才有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有的同志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比较好地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我是很同意这个看法的。

这部教材从提纲到成书,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虽然也提出了点不成熟的意见,但主要是把这看作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我是先学了一步的。在学习中,我不仅看到了以沙健孙老师为首的编写组专家们的辛勤劳动,而且体验了各位咨询委员高屋建瓴的智慧的点拨,深受教育和启发。我深知这本书的每一个词句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每一个观点都是深思熟虑的。今天我就从学习的角度,谈点体会性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是只记录历史事件的一部自然主义的历史之作,而是在科学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规律,指明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这个科学的历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就是毛泽东关于以两大社会基本矛盾为纲的历史发展理论。《纲要》是沿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之路,遵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法,来叙述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过程的。正是因为这样,它规律性地再现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真实面貌。我从学习的角度体会到:这也是开启中国近代史秘密的一把钥匙。没有这一点,你会感到中国近现代史就像下团乱麻;而有了这一点,就会有一条明晰的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历史的发展中把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共产党的领导结合起来。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并取得胜利的历史。改变旧世界、建设新社会,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实践这一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进步,指明发展方向,靠的是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经验证明,没有人民群众的发动不行,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也不行。我从学习的角度深深感到:要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根本,必须树立两大观念:一是人民群众观念;一是党的领导观念。否则就叫没有读懂这部史书。根据我的体验,这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记住了这两条,就会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教科书,或者说是一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实践证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行,有了马克思主义,不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也不行,而所谓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说到底,就是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纲要》不仅历史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且着重写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阐明了它们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旗帜作用及取得的伟大的实践成果。我认为,这可以看作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真髓。只有把这个真髓化作我们的灵魂,并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才算真懂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本质。

历史是知识之母,一切知识都在历史实践中生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中,就具有这样的基础作用。毛泽东同志多次讲要注重历史的学习,认为一个没有历史知识的党,是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没有历史知识的人,是不能真正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我们应该从这样一个高度上,看待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在学习这部历史书,还要注意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日本利用历史教科书,歪曲“二战”的真相,掩盖侵略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罪行;台湾当局利用历史教科书搞“去中国化”,为“台独”张目。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有正本清源的意义,也是批判这种假历史的锐利武器。真诚地希望在学习中注意到这一点。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审议专家,国防大学原副校长)

把“纲要”课打造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

李文海

从新学期开始,全国高校将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正如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的,“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大学生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系统掌握,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上主题,能够了解“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进一步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在中圉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现在,已经有了一本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主题明确、观点鲜明、线索清晰、说理透彻、结构严谨的很好的教材,为讲好这门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需要进下步着力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抓紧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帮助教师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领会精神,吃透教材,钻研教法,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上下功夫,力争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打造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怎样才能讲好这门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旗帜鲜明,理立气壮。

这门课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有很多内容,涉及许多重要的政治是非和理论是非,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态度明确,不能含糊。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1](p1322)邓小平同志说:“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英勇奋斗。”[2](p40)要旗帜鲜明地揭露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腐朽反动本质,鞭挞他们制造民族灾难、扼杀民族生机、阻碍社会前进的罪恶;理直气壮地热情讴歌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弭和人民共同富裕而英勇斗争的志士仁人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做到这一点,十分重要的是要摸清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搏,认清大学生的思想主流。在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各种思想叉化形态复杂纷纭,不同文化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今天,某些错误思潮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甚至重要的影响,这是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但决不能认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天然抱着抵触和拒绝的态度,对于重大的政治是非和理论是非,一概抱着不感兴趣的冷漠态度。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前景,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因此,只要教师能真正遵循唯物史观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讲清历史真相,有理有据地揭示历史规律,客观公正地总结历史经验,就能够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和强烈反响。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胡锦涛同志说产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3]这门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于具体生动的历史场景的描述刻画,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以便进一步加深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这个特,点对课程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不能把教学内容变成干巴巴的若干概念、几条原理,而是要通过生动的史实,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幸酸史,了解我们的先辈为国家的独立富强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了解我们民族、我们党的光辉实践和优良传统。二是不能就事论事,停留在对历史现象的客观叙述,而是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启发思考,讲清道理。前者是“动之以情”,后者是“晓之以理”。只有激情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历史感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这门课程的吸引力,使历史教育真正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荣毅仁在回忆自己怎样从一个资本家到接受“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个真理,认识到“中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乃至我们个人的贡献,都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经过时,特别提到1955年10月和12月毛泽东同工商业者代表所作的两次讲话:“毛主席生动的语言,诙谐的比喻,深邃的哲理,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这两篇讲话,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典范。”[4]这件事情,对我们搞好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三、贴近实际,有的放矢。

《解放日报》在2007午1月20日发表的《为近现代史成为大学必修课叫好》的评论中,强调“当下许多青午人因缺乏历史教育而未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青年一代历史观的扭曲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个估计是符合实际的。这些年来,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以“告别革命”论为代表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在青少年中,甚至在历史学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大肆渲染中华民族的“奴性”、“愚昧”和“丑陋”;竭力鼓吹殖民主义在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社会进步,乃至“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功绩”;在美化封建统治者的同时,对爱国志士、改革家特别是革命家大张挞伐,横加“不识时务”、“破坏稳定”、“丧失理性”、“给社会带来破坏”甚至“妨碍现代化”的种种罪名,等等,这种历史的颠倒在一些人那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所以,青年人中存在的历史观的扭曲,其责任并不在青年人身上。但是,要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讲好,就一定要注意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关心热点,不回避问题,不简单从事,通过对历史真相的客观介绍,对历史现象的科学分析,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影响,让科学的历史观在大学生头脑中扎下根来。近年来,理论界在将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的过程中,怎样用循循善诱的平等解说,敞开心扉的坦诚沟通,使理论同大众亲近、受大众欢迎方面,创造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唯物史观的教育。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深入思考,科学分析,不断提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自觉运用这三个规律的能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5]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一定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启发他们深人思考,组织他们相互辩论,联合他们一起进行历史考察和历史研究。这样做,就可以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又要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丰富的历史资源,使我们的教学立体化、形象化,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3]《人民日报》2005年5月9日. [4]《人民日报》1993年9月8日. [5]《人民日报》2o03年11月26日.

(作者为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教授)

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程中原

第一,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重要意义。

首先,中央领导同志有不少有关的论述,讲得很深透,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历程,是一部内容丰富、蕴意深刻的爱国主义教材。”“我们一定要充分运用它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鼓舞他们继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他多次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人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目的是要提高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防止崇洋媚外思想的抬头。”[1]还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他希望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地读一点历史,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他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2](p1962)

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央书记处第27次办公会议讨论当代中国研究所三年科研规划(2001—2004)时指出,我们的国史,就是觉领导人民群众的奋斗史、国家发展史。在不同的场合,他一再强调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意义。他说:“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他还说:“要十分珍惜我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历史发展提供的经验教训,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进一步认清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的规律性趋势,进一步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大势,更好地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3]他还指出:“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深人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草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4]

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精辟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八十五年里所做的三件大事。接着,在7月25日主持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又特别强调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发扬光大党的光荣革命传统。他说: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

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新形势下,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围革命史来教育干部和人民。

他还论述了学习中国革命史的方法和重点。在方法上,他提出实行三个结合:要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推进马苋思主义的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他又提出学习的三个重点,即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理论方法。他说:学习中国革命史,首先要注重学习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囤共产党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剖析中国社会的特点,研究中国草命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们善于把党和人民取得的实践经验不断上升为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发展理论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善于运用民族语言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回答和阐明中国革命理论和政策问题的理论方法。

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的这些重要讲话,阐述了学习历史,特别是学习中国革命史,学习建国以来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的重要意义及其目的、方法和重点,对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在这里,我还想就个人的学习经历谈一谈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

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非常重要。就我个人经历和体会,它具有关键的、决定性的意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在师范院校学习,作为政治课学了两门历史方面的课程,一门是社会发展史,一门是美帝侵华史,它对于我确立唯物史观、共产主义信念和培养爱国主义感情,起了很大作用。许多同学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参加了军干校。五十年代中期在高校,政治课也学了两门历史课程,一门是中国革命运动史,一门是联共党史。通过对革命历史的系统学习,大家都能比较自觉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我体会,“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是最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一切空言打得粉碎”。历史的教育是建立在对过往事实系统认识基础止的理论教育、政治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别的课程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第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给我的突出印象。

本书是一部很好的教材,结构完整,重点突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不仅在高校教育中适用,还会在近现代史研究、宣传中发生大的、好的影响,对国外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和国外学者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也会产生大的影响。这本书给我的突出印象有下面两点。

一个突出之点是,这部教材很好地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称得上是一部信史。全书脉络清楚,有条不紊,史实准确,分析辩证,视野开阔,评价得当。

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这一节,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四个方面,用四个“从……到……·”来展开论述(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概括力很强,有历史进程,有发展变化,讲得很贴切,因而很有力量。

再如,对于从1953年开始,中国为何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教材从国营经济相对强大,有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对个体农业进行改造的紧迫性;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受帝国主义封锁、遏制的国际环境等四个方面,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有力地回答了国史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而颇为难讲的问题。

抓住重要问题,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作出有说般力的回答,从而达到解惑释疑,令人信服的目的,是这本教材成功之处。

这部教材的又一个突出之点是,理直气壮讲成就,实事求是讲挫折。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对一些敏感的问题不回避,讲得很有分寸,使人感到这是一部真实可信的而不是遮遮掩掩的历史。

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讲好我们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十分重要,不然就不能树立信心,增强信念;讲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二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也就没有根据。除本书的“综述”第三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之外,第九章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也写得很好,不仅讲了业绩,而且进行了理论概括,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阶段。第十章第五节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从十个方面进行概括,如数家珍,内容非常充实。我特别欣赏第175页讲社会主义改造“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一段文字。从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个根本标准即生产力标准上来肯定社会主义改造,说明“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益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比较协调”,非常有力。这样来做文章,富有新意。接下来写“1956年为什么在灾害严重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农业显著增产的根本原因”,下共六七行文字,有点有面,有描述,有数据,有对比,使人确信这是组织起来的力量才能做到的。

对反右派斗争的评价,是一个有不同看法的、有一定敏感性的问题。教材没有回避,讲得比较全面深刻。教材列举了极少数右派分子向党进攻的情况以后,不仅毫不含糊地指出“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实行坚决反击,是完全正确的和必要的”,而且迸一步申述“在涉及重大政治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如果不能旗帜鲜明,就会造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混乱。这方面党取得的经验,是宝贵的,有长远意义的。”从方法论、从执政的高度,总结了正面的经验。这是别人很少做过的。同时,教材也毫不含糊地批评“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的错误,并进而指出它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而后来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又正式确认了八届三中全会的错误判断,从而在实践上造成了长时期的严重后果。像教材这样,把反右派斗争的错误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分析批判,是非常深刻的。那些全盘否定反右派斗争的论者似乎未曾看到这一点。对总路线、大跃进,对南宁会议、八大二次会议等的辩证分析,也很精当;对毛泽东这一时期所犯错误与首先认识错误并进行纠“左”的努力,写得客观、充分。

教材对一些历史事件和问题的写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起到某种示范(即作为一种叙事与评论的恰当的表述)的作用。这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的贡献,值得肯定和赞扬。

笫三,这本教材对讲授者的要求。

要讲授好这本教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材和课程这两者对讲授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依我看来,这课要讲得史、论、人融合,讲授者必得要在知、情、理三方面提高,尽可能做到知、情、理三者的统一。这里面最难做到的是那个“情”字。当然,知是根基,理是灵魂,这个“情”字则是关键。讲授这门课程、这本教材,要有真情实感。简而言之,讲授者自己要努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授者自己要相信所讲的一切,要充满自信;听讲者才会相信你讲的内容,被你说服,对你信服。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讲授者必须有一个虚心诚恳、实事求是的学风。要充分尊重教材,维护教材的权威;在提批评意见时要注意场合,讲究方式;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信服。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1991年6月1日.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9. [3]《人民日报》2003年11月26日, [4]《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相关推荐: